——男子氣排球獲金獎、柔力球獲銅獎
由漳州市政府主辦,漳州市體育局、漳州市老體協承辦的四年一屆的漳州市第九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于2013年10~11月圓滿舉行。本屆老健會本著“參與、交流、展示、發展”的宗旨,設置了門球、地擲球、氣排球、柔力球、乒乓球、臺球、中國象棋、圍棋、橋牌、太極拳(劍)、健身秧歌、健身腰鼓、釣魚等13個項目,充分體現了老年人參加競技體育的特點,共有30多個單位2500多名人員參加了大會。
為支持我市老年人體育健身運動,公司積極選送退休員工參加大會,其中孫天根、張筑申等二位同志入選經貿汽排球代表隊,朱金蘭、洪亞珍、方玉環等三位同志入選經貿柔力球代表隊。五位參賽選手充分發揚團隊精神,刻苦訓練,奮力拼搏,為經貿代表隊勇奪氣排球金獎、柔力球銅獎立下了功勞,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
賽場回眸
之一 榮獲市男子氣排球比賽金獎
2013年10月14日下午,市第九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男、女氣排球交流賽在漳州一中體育館落下帷幕。來自薌城區、龍海市、漳浦縣等地共11支代表隊進行了為期3天的交流比賽,最終,孫天根,張筑申等公司退休職工參加的經貿代表隊團結協作、過關斬將,摘得本次交流賽桂冠。
對此次比賽取得的佳績,孫天根表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比賽佳績是對隊員們平時努力訓練的最好回報,隊員們平時就經常聚在一起打球鍛煉,研究戰術,堅持每天訓練3小時以上,風雨無阻,由于賽前準備充分,在比賽中經過隊員們的團結合作、努力拼搏,最終獲得本次比賽金獎。
之二:榮獲市第九屆老健會柔力球比賽銅獎
2013年11月15日,市第九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第二階段柔力球交流展示活動在平和縣正興學校體育館圓滿結束。整個交流活動洋溢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之中,老年朋友們各個神采奕奕、容光煥發,場上時不時傳來一陣陣掌聲喝彩。公司退休員工朱金蘭、洪亞珍等組成的經貿代表隊也參加了此次比賽,并用她們整齊優美的動作和精湛的技藝奪得本次比賽的銅獎。
柔力球也稱太極柔力球,是一項新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這是一項全身性運動,它可以使頸、肩、腰、腿等得到均衡全面的鍛煉,講究將太極運動完整連貫、圓潤柔和、自然流暢、連綿不斷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出來。現已受許多大中城市市民的熱捧,特別受到中、老年朋友的喜歡。
2013年12月14日-15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簡稱CNAS)委派三位專家對公司檢測實驗中心實驗室進行復評審,目的在于了解實驗室在近一個認可有效期內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及技術能力的維持情況。三位專家在對相關體系文件及現場檢測試驗進行了詳細的審查后,充分肯定了我實驗室的管理體系和技術能力,并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圓滿完成本次復評審工作。
近日,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2012年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活動中,公司獲得“AAA級”信用企業稱號。
據悉,中國企聯企業信用評價的內容和指標體系由經營環境、經營與競爭、管理能力和水平、誠信建設和信用管理、財務實力、信用記錄等組成,全面綜合考核企業誠信建設和信用管理能力和水平,經網上申報、系統評價、專家組嚴格審核、中企聯合網和中國誠信網公示等程序。其評價標準、程序、結果均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具有權威性和社會影響力。
10月24日上午,漳州市第十二屆運動會第二階段行業部中國象棋比賽在漳州市少體校落下帷幕,來自各行業系統的十一支代表隊參加了比賽。
經過3天半的緊張激烈的角逐,我司鍛工車間員工楊東風所參與的科技系統代表隊榮獲行業部混合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首次參加比賽即摘得桂冠,楊東風非常驚喜,表示這是隊友們并肩作戰的結果,能在自己的業余愛好上得到肯定,他倍受鼓舞。
近日,公司收到了來自福建省慈善總會頒發的“慈善貢獻獎”,以示對公司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積極參與慈善活動的充分肯定!
據悉,公司長期堅持“明德篤行,至誠至善”的核心價值觀,圍繞構建和諧社會開展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動,表現出了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良好形象。如:向漳州市慈善總會捐款300萬、向漳州市志愿者協會捐贈35萬;投入資金30萬幫扶詔安縣南陂村、大梧村;與薌城區南坑街道龍通居委會5戶困難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為其提供為期三年每年3000元的救助資金;投入資金20萬元幫扶平和縣九峰中心小學建設鄉村學校青少年宮等。同時,公司積極開展關心下一代活動,從1994年起對在校學習勤奮、成績優秀、表現突出并獲得學校或省、市有關部門表彰和考入高等院校的職工子女給予獎勵,近三年共獎勵優秀職工子女286人次,發放獎金近16萬元。
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放大勞模品牌效應,發揮勞模傳幫帶作用,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漳州巿總工會在全巿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勞模工作室創建活動,為37家勞模工作室命名,公司申報的“陳志雄勞模工作室”喜獲命名!
陳志雄工作室主要致力于開展特種自潤滑關節軸承的PTFE織物織造、襯墊制備、襯墊粘貼、擠壓成型、復合材料加工、無載荷啟動力矩控制等高難度關鍵制造加工技術及特種潤滑型關節軸承球面交叉油槽制造加工技術的研究,并承接了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高端自潤滑關節軸承的研發及產業化”、“特種自潤滑關節軸承無載荷啟動力矩的精密控制技術”等多項重要項目的研究任務。
公司將以此次命名為契機,繼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創新思維,傳承技術,勇攀高峰,沿著“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道路不斷前進,為建設創業創新的活力龍軸不斷奮斗。
2013年10月24日,由福建省文明辦謝納新處長、漳州市文明辦副主任畢新新、漳州市文明辦創建科科長朱小葆組成的考評組到公司進行全國文明單位培育對象年度考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凡沛會見了考評組,公司黨委副書記張泰生及企業文化辦陪同考評。
考評組采取“看、聽、問、查”等方式,實地考察了員工文化中心、道德講堂、生產一線等,認真聽取了公司黨委副書記張泰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同心共鑄活力幸福龍軸》的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工作匯報,深入詢問了創建活動的鮮活案例,詳細查看了創建活動的具體材料,對公司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考評組認為主要有幾個亮點:一是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把創建工作作為謀求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做實做細做深;二是全員創建氛圍濃厚,廣大員工身上體現出來的“求實奮進”精神值得稱道,企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則彰顯了龍軸“明德篤行、至誠至善”的核心價值理念;三是爭創活動符合標準,許多措施落實細致到位,既有特色又有亮點;四是創建活動成效顯著,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良好、廣大員工思想道德素養較高、廠區環境優美怡人等,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考評組同時認為:公司作為福建省第十屆、第十一屆文明單位,在初步具備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的條件時,沒有躺在成績上止步不前,而是積極遞呈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申請,把爭創全國文明單位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企業追趕世界一流的重要工作來抓,以此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向更寬領域、更高目標邁進,這種精氣神著實難得!
最后,考評組希望公司以此次考評為契機,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下一步的創建工作中不斷有創新、有突破,爭取走在創建工作的前列,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第19號臺風“天兔”即將登陸之際,漳州市國資委啟動防臺預案,緊急展開全面檢查,督促國資委各下屬企業落實防臺工作,把臺風來襲可能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
2013年9月22日,漳州市國資委稽查專員鐘志剛帶隊趕到公司位于華安開發區及蘭田開發區的建筑工地,在公司副總經理黃繼新、黨委副書記張泰生的陪同下,深入細致地檢查了公司抗臺風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對公司防臺工作給予了肯定,并指出,“天兔”登陸時正逢天文大潮期,風雨潮三碰頭將給防臺工作帶來更大難度,務必要高度重視、提高警惕、細心防范。
9月25日上午,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凡沛、常務副總經理陳晉輝等一行18人,赴廈門鎢業進行對標學習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并與廈門鎢業莊志剛總裁、許火耀副總裁及其全面預算管理人員就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了座談。
座談會上,廈門鎢業莊志剛總裁介紹了廈門鎢業上市1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及全面預算工作實施情況。作為福建省國資委企業管理標桿企業,廈門鎢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已歷時七年。自1997年起實施財務預算,至今已形成完整的全面預算體系,通過預算的牽引和控制作用,有效提升企業集團管控水平,促進集團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曾凡沛董事長對廈門鎢業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曾董認為,此行學習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獲頗豐。我們深切感受到廈門鎢業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從基礎搭建到實現管理水平的提升,成效顯著。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強化預算約束、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嚴肅性,是企業完成內部控制體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首要任務。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龍溪股份正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階段,深入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將對公司的資源優化配置、深化精細化管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希望通過此次的對標學習,有效借鑒廈門鎢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做法,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加以推進,促進集團戰略的實施落地。
雙方人員還就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建設、績效考核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2013年10月11日、14日晚,作為漳州經貿委網絡商學院首批會員企業,公司在二樓會議室利用其資源,組織各部門主管及部門預算員共56人舉辦全面預算管理知識培訓。為期兩晚的培訓既緊張又有趣,來自中華講師網的注冊講師曾國慶結合自己學習和工作實踐,通過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企業導入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全面預算的執行、分析與調整、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五大基石以及如何編制企業的全面預算,使參訓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有了較為系統的認識,這將為公司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打下較堅實的基礎。
據悉,漳州經貿委網絡商學院是在漳州市經貿委的主持下,由漳州市經貿干部學校、漳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組建的,于2013年9月開通授課,旨在利用網絡方式開展“企業成長培訓”,為會員企業搭建管理課程網絡學習平臺,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多層次、個性化的培訓需求,有效解決企業工學矛盾和降低培訓成本。